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继续把中国打造成全球外商投资的热土
 

  速览全球市场,聚焦两会热点。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全球财经连线》。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有关记者会的情况,我们来连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周潇枭: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我现在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分会场,刚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场记者会释放了很多信号。我国今年加大了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同时在推进包括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所以对于完成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虽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应该是有信心的。

  “民生”也这场记者会总理回应较多的一个关键词,包括提到今年要推行身份证电子化,便利出行。也回应了目前较受关注的妇女儿童拐卖事件,提出要予以严厉打击。在稳就业方面,总理提到今年要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相信普通人,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打造一个更加绚烂多彩的就业大舞台。

  总理也提到今年是换届选举年,回顾了2013年初任国务院总理出席记者会时,提出要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明确表示我们追求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也会出台诸多有利民生的举措。

  总理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与此同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也是为了保障不论外企、民企、还是国企的基本权益,给资本设置红绿灯是为了营造更公平的环境。中国的产业链目前正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中国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具有大量的投资机会,中国一定会成为吸引外商的投资热土。

  中国决不会关闭对外开放的大门

  回顾今年两会,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等依然是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总理在记者会上也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中国这40多年,从来都是在改革中前进、开放中发展。只要是有利于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事情,我们都愿意积极去做,而且要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今年两会释放了哪些对外开放的信号?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将为外企带来哪些机遇?我们来连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面对挑战 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全球财经连线》:关于“对外开放”,今年两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白明:中国所释放的最大信号是信心,因为在压力与挑战面前,信心比金子更重要。我们面临的压力,以及国际市场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一些国家对我们进行打压,还有一些国家与我们形成产业竞争,全球化的势头现在也被一些国家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在新挑战面前的各种信心。信心首先来源于自身的强大,包括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改革要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全球财经连线》: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相关国家和我们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今年正式实施,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我们会利用这一契机,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对国企、民企、外企一视同仁,继续把中国打造成全球外商投资的热土。对此,您怎么看?

  白明:一视同仁的背后说明我们有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但前提是市场经济具有一个公平竞争体制。这些年我们不断完善法制、机制,强调要素的优化配置,这是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一个前提。所以现在讲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我们相应的背景更加扎实。通过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全球财经连线》:RCEP的正式生效为外企在中国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

  白明:外企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不仅限于中国市场、中国资源,而是将RCEP所有成员国的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中国只是作为该企业在RCEP内市场主体的承载地,落脚、落户之地。企业不只是拓展中国市场,而是更加有效地在RCEP大范围内配置资源。

  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没有变

  《全球财经连线》: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中国对外开放40多年了,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决不会、也决不能把它关上。这展现了中国怎样的决心?

  白明: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没有变的。中国重申我们的市场不会关闭,是给国外投资者一颗定心丸。他们可以放心跟中国打交道,是有发展机会的。

  从GDP增长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到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再到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没有变也不会变”,全国两会已经成为中国主动向世界传递信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3月11日,2022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承载历史荣光,奋力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让我们凝心聚力,阔步前行。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施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关闭窗口】